新能源背景下储能参与火电调峰及配置方式综述
/在: 公司新闻/通过: admin随着新能源发电并网的容量不断增加,新能源发电输出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网稳定运行的影响日益严重。火电厂需频繁参与深度调峰来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导致火电厂的调峰压力急剧增加。对此,本文总结了传统随着新能源发电并网的容量不断增加,新能源发电输出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网稳定运行的影响日益严重。火电厂需频繁参与深度调峰来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导致火电厂的调峰压力急剧增加。对此,本文总结了传统火电机组参与电网调峰的现状以及部分地区出台的相关辅助服务政策,列举了目前我国已有的储能系统参与电网调峰的示范工程,并总结了适用于电网调峰的储能技术及储能系统常用的容量配置方法。
(来源:《热力发电》 作者:高春辉 肖冰 尹宏学 吴冠宇 周京华)
一次调频
/在: 技术文档/通过: admin一次调频,是指电网的频率一旦偏离额定值时,电网中机组的控制系统就自动地控制机组有功功率的增减,限制电网频率变化,使电网频率维持稳定的自动控制过程。
电网为一个巨大的惯性系统,根据转子运动方程,当电网有功功率缺额时,发电机转子加速,电网频率升高,反之电网频率降低。因此,一次调频功能是动态的保证电网有功功率平衡的手段之一。当电网频率升高时,一次调频功能要求机组降低并网有功功率,反之,机组提高并网有功功率。目前主要参数电网一次调频的有火电机组、水电机组,部分风电、光伏、储能也具备电网一次调频能力。
一次调频为反馈闭环控制,采用就地响应方式。
原理
a点:电网负荷稳定,频率为50Hz
b点:随着用电负荷增多,电网频率降低到b点
c点:由于一次调频的作用,频率下降有缓解,电网频率回到c点
d点:在AGC的作用下,使电网频率恢复到d点,稳定在50Hz
从图中可以看出,电网频率下降时需要加负荷,电网频率上升时需要减负荷。
控制回路
参数设置
(2)转速死区:设置转速死区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因转速不稳定(由于测量系统的精度不够引起的测量误差)引起的机组负荷波动及调节系统晃动。我厂一二期转速死区为:±2r/min(0.033Hz)
(3)限幅:6%额定负荷,即在±2r/min的基础上变化±9r/min的调频量幅度。设置限幅的主要目的是因为快速大幅度的变负荷会危及到机组的安全运行。对于燃煤发电机组,机组通过调速器(DEH)快速一次调频变负荷最大幅度应通过试验确定,主要以汽机调门快速变化时主汽压力、温度等与机组安全运行参数的变化幅度和速率在允许范围内为依据,另外加负荷以汽机调门开足为限,减负荷以主汽压力上升幅度和速度到允许值(低于高旁动作值)为限,一般为6%额定负荷左右。
(4)投运范围:对于燃煤发电机组,调速器(DEH)一次调频投运的负荷范围应为机组正常运行的负荷范围,应不低于不投油助燃的最低负荷,最高为机组满负荷。机组在最低负荷或满负荷时,仅使用DEH侧的一次调频功能,CCS侧仅闭锁与一次调频相反的调节作用。机组最低不投油助燃负荷时,不因一次调频而减少燃煤,防止锅炉熄火,机组最高负荷时,不因一次调频而增加燃煤,防止机组超压。CCS侧一次调频投运的负荷范围应为CCS投入的负荷范围,一般最低不高于50%额定负荷,最高为机组满负荷。
稳控装置的作用
/在: 技术文档/通过: admin安全稳定控制装置,也叫稳控装置,种类很多,作用主要就是确保电网稳定。
安全稳控装置是电网区域安全稳定控制的简称,这种控制系统是电力系统整个安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电网发生故障(线路或大机组跳闸)时,采取切机或切负荷等措施,确保电网和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它与正常稳定运行状态下的安全控制(如自动电压调节,自动调节频率和功率)和事故时的继电保护及事故后的恢复控制(如线路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等)共同协调工作,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电网的容量也快速增长,电网的结构变得复杂,必须借助专门的安全自动化系统,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采用安全稳定控制措施,能够发挥显著作用。
(1)提高了正常运行方式下电厂机组的输送能力,减少“窝电”损失,在系统联络线故障时,电网存在着严重的暂态稳定问题,必须采取线路三跳、连切机组措施,否则电网将失稳。
(2)在联络线事故跳闸或过流情况下,按照策略,采取切机措施,确保电网的热稳定和暂态稳定,保证电厂机组的安全运行。
(3)在电厂与联络线发生震荡时采取切机措施,确保电网的稳定,保证电厂机组的安全运行。
喜报:我公司成功中标稳控装置系统采购
/在: 公司新闻/通过: admin近日,我公司成功中标三门峡华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灵宝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卢氏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林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渑池分公司增设稳控装置采购。
李克强主持召开的三次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重点
/在: 技术文档/通过: admin时隔三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再次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研究进一步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审议通过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部署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
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挂帅、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担任副主任,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中央财办、中央军委等20余名委员组成的国家能源委员会堪称中国“超级能源机构”,其诞生最早可追溯至200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彼时,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同时组建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2010年1月,以“加强能源战略决策和统筹协调”为使命的国家能源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在2011年、2013年、2016年、2018年进行过四次组成部门和人员调整。
国家能源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研究拟订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审议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国内能源开发和能源国际合作的重大事项。
作为国家级的最高能源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往往会定调一定时期内的能源发展战略思路,因此每逢召开都会牵动整个能源行业的神经。
2014年4月18日与2016年11月17日,李克强分别主持召开了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和第二次会议。
因此,电力君梳理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三次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重点,也看看这五年来中国能源行业发展的进程与任务。
2019年10月11日
一、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推动现代化建设,保障能源供给是长期战略任务。面对国际能源供需格局深度调整、能源领域新形势新挑战,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和国际合作,以能源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多元发展能源供给,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根据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科学规划煤炭开发布局,加快输煤输电大通道建设,推动煤炭安全绿色开采和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有效开发利用煤层气。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促进增储上产,提高油气自给能力。深化开放共赢、多元化国际油气合作。增强油气安全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发展水电、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水平。聚焦短板,推进能源重大工程建设。
三、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节能潜力巨大。要大力推动重化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改造,促进通用设备能效提升。提高终端用能电力比重,促进铁路“以电代油”,实施港口岸电、空港陆电改造。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推广应用节能产品。
四、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加快能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攻关,探索先进储能、氢能等商业化路径,依托互联网发展能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入推进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放宽油气勘探开发和油气管网、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储气调峰设施投资建设以及配售电业务市场准入,鼓励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缩短企业获得电力的时间。推动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优化能源市场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五、能源关系民生冷暖。北方取暖季节即将到来,要切实抓好保暖保供工作,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做实做细天然气产储运销统筹协调,多渠道保障气源供应。对今年北方重点地区新增的“煤改气”用户,要落实好气源安排,坚持以气定改。突出做好东北三省供暖用煤保障。多措并举,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分散式风电破局之路
/在: 技术文档/通过: admin近年来,我国风电发展重心逐渐向位于负荷中心的中东南部地区转移。相较于“三北”地区,中东南部地形复杂、城镇和人口数量密集,可供集中开发风电的区域较少,分散式风电开发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国内外设备制造商纷纷瞄准中国分散式风电市场,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机组的利用效率,低风速风能资源的开发效率不断提高。
据统计,我国19 个省份和地区低风速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达到近10 亿千瓦,潜力巨大。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对分散式风电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强。2018 年至2019 年5 月,全国各地出台政策规划了装机容量接近660 万千瓦的分散式风电项目,可以说前所未有,对行业的每个参与者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事实上,虽然机遇难得,但从已投运的项目来看,巨大的低风速风能资源市场目前只开发了极小的一部分,完全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由此来看,尽管企业热情高涨,但在国内的分散式风电市场还尚未实现突破。与发展时间较长的集中式风电开发相比,业内普遍缺乏分散式风电的开发经验。政策、法律、技术及安全等层面的风险,以及不成熟的商业模式等都是导致行业驻足不前的原因。
这些难题都是行业需要关注和破解的。传统的思维应该被打破,新的模式亟待建立。具体到分散式风电的全生命周期,在降低非技术成本的同时,让所有参与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吸引更多开发主体参与,分散式风电才能走得更快;地方政府、电网侧、发电方相互配合,提高项目经济性,分散式风电才能走得更稳;规避各种风险,完善政策,创新技术,营造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充分释放潜力,分散式风电才能走得更远。此外,国内各相关方应当充分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用先进的技术结合良好的制度设计和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也为地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分散式风电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新模式的雏形已经具备。期待分散式风电在政策的支持和行业的努力下扶摇直上,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风能》 作者:王芳